美国面临两难抉择:参战还是袖手旁观?乌克兰局势已至三岔路口
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4:28 点击次数:196
乌克兰战场近期趋于平静。俄军近期攻势已基本结束,而乌军在之前的失利后,也无力发起大规模反攻,从而形成了目前的僵持局面。
近来,乌克兰局势最受瞩目的焦点有两个:一是备受期待的和平会谈,二是北约与欧盟对乌克兰援助力度的加大。
俄罗斯缺席,中国也明确不参与,这场所谓的“和平大会”名存实亡。与此同时,北约和欧盟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断升级,从允许乌克兰用北约武器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,到可能提供F-16战机和预警机,乃至最终直接出兵,局势正朝着危险的方向发展。
乌克兰局势已到关键时刻,面临三种选择。其一,也是目前的走向,这条路走到尽头了,从美国角度看尤其明显。当初挑起冲突,美国从中获利;如今战事持续,这笔账也差不多算清了。继续打下去,美国反而赚不到更多钱了。
前方道路走到尽头,新的征程即将开启。
如今摆在面前有两条路:一是停火谈判,所谓的和平大会正是为此铺路。虽然大会未必能促成真正的和谈,但至少释放了这样的信号。这条路指向和平解决。当然,以“和平大会”提出的那样有利于乌克兰的条件进行谈判是不现实的,因此,另一条路便浮出水面:加大美国、北约、欧盟对乌克兰的支援力度,甚至直接介入冲突。
美国其实可以选择两种方案。一种是和谈,简单来说就是放弃乌克兰。特朗普曾宣称上任后能迅速停火,其方法不言而喻,就是牺牲乌克兰。然而,对拜登而言,这招太冒险了,因为这场战争是民主党政府时期发起的,直接放弃乌克兰对他来说政治代价太大,所以目前不可行。
这条路,我们已看得明明白白:先是从步兵导弹、坦克到远程火炮,再到远程打击武器、F-16预警机,最后甚至直接军事介入。 这是一条升级的通道, 挡不住俄罗斯的进攻,就只能不断升级援助。对拜登政府来说,这条路不好走。眼下最好的策略是维持现状,有限援助乌克兰,避免其崩溃,但也别让它真和俄罗斯停火谈判。先拖着,等大选后再做打算。
最近国际局势出现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:关于向乌克兰提供F-16预警机甚至直接军事介入的言论,大多来自欧洲国家,而非美国。这背后可能有两种原因:一是这种重大决定通常会先试探民意,而“放风”的通常不是主要决策者,而是由其他国家来试探;二是欧洲可能觉得美国已经拿到了足够的利益,试图将责任推卸出去,自己抽身事外。
欧洲此刻绝不能同意,事已至此,咱们不妨更进一步。就算真能击垮俄罗斯,我之前的损失能否弥补都难说。欧洲自己能做到吗?不可能。所以,必须拉美国下水。于是,欧洲出现了“直接派兵”的呼声,而最积极鼓吹这个的,竟然是法国总统——那个口口声声喊着“欧洲自主”的人。
这场冲突的关键在于:形势已发展到关键节点,各方都面临抉择。但对乌克兰和泽连斯基而言,主动权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,真正的选择权在美国手里。美国将决定在这场危机的十字路口,走向何方。